积分制管理:从“胖东来案例”看企业福利陷阱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平均主义盛行,例如给每个员工过生日时买生日蛋糕,固定节日给员工发放一样的福利。殊不知,这种看似公平的举措正在一点点侵蚀企业的发展前途。

胖东来是河南的一家商业企业,年销售额达到30多个亿。胖东来的高薪政策在业内非常有名,高出同行业三倍的薪酬,一个店长年薪几十万,连工资最少的保洁阿姨,工资也有3000多。然而,在胖东来企业遭遇危机时,没有员工愿意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认为企业给他们这么高的工资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付出了劳动。胖东来的案例告诉我们:任何持续性的、有规律的平均激励手段,即任何“制度化”或“疑似制度化”的平均激励手段都会失去应有的激励效果。对于企业来说,普遍的、没有竞争性的高薪资和高福利,是一剂致命毒药。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上班族每天回家都会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乞讨,他觉得乞丐很可怜,于是每次都会给乞丐10元钱。久而久之乞丐和上班族变得熟悉,每天看见上班族路过都知道自己会得到10块钱。过了很久,上班族结了婚,每个月要还房贷,还要支撑家庭日常支出,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一次下班,上班族路过乞丐身旁,给了乞丐5元钱,乞丐勃然大怒:“你怎么拿我的钱去养老婆?”管理学上有种现象叫“习惯性接受”,指的是企业给员工增加一种新的福利或者加薪时,员工仅仅会兴奋一段时间,时间久了就认为理所应当,觉得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是企业应该给的。我们讲,人是有动物性的,是贪婪的,员工也是一样。管理要讲感情,讲金钱,但不要用感情和金钱来代替管理,规则是基础,盈利是前提,机制是保障。

积分制管理将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综合表现用奖扣积分的形式来进行量化考评,采取线上奖分、线下奖票的方式兑换,并用软件记录永久性使用,以正向激励为主,与员工的中长期利益挂钩,全方位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积分制管理根据积分进行排名,员工的积分与绩效、福利、奖金、荣誉等挂钩,多劳多得,让优秀的人不吃亏。积分制管理把企业变成一个奥运会赛场,让同级别的员工在一起竞争 ;其次,积分制管理在企业里构建了“学校文化”,推动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积分制管理规避了企业福利陷阱,鼓励员工自己争取,避免了平均主义的福利陷阱。